課程宗旨/目標
課程宗旨
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旨在幫助學生:
(a) 提高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;
(b) 幫助學生鑑古知今;
(c) 加強學生對社區及本地文化,以及對世界其他主要文化之認識;
(d) 建立學生歷史技能和共通能力,以供日後升學和生活之用;
(e) 培養學生成為具國際視野、有識見和責任感的公民。
課程目標
學生在完成初中歷史科課程後,應能:
知識和理解方面
i. 從不同的角度(政治、經濟、科技、社會、宗教、藝術等) 認識和理解世界各文化在不同時期的主要特徵;
ii. 認識和理解香港發展的主要特徵,以及這些特徵與國家和世界歷史 發展的關係;
iii. 掌握研習歷史的基本概念和辭彙;
iv. 理解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;
v. 掌握主要歷史事件的發展、轉變及延續;
vi. 明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觀點解釋歷史;
技能方面
i. 正確地使用歷史辭彙;
ii. 準確排列歷史事件的次序;
iii. 描述歷史地圖、模型、圖形、圖表、圖畫、表格和漫畫的特徵;
iv. 從歷史資料中作出歸納和推論;
v. 找出主要歷史事件和人物不同的解釋;
vi. 分辨歷史事實與見解之間的不同;
vii. 掌握資料的含義,對資料的準確性及可信性進行合理的質疑與探究,從而建立持平的個人觀點;
viii. 運用想像力重組往事;
ix. 選取、組織和運用資料,並有條理地表達出來;
態度和價值觀方面
i. 提高對過去的人和事的興趣及欣賞人類的成就和理想;
ii. 掌握歷史研習與現今生活的密切關係;
iii. 認識不同社會及不同時代所持的觀點、信念和價值觀,從而建立正 面的價值觀和態度;
iv. 願意為古物古蹟的保護、文化傳承的保育,以及歷史文化的推廣盡 一己之力。
課程特色/結構
課程組織
中一級 古代世界 (史前時期至 14 世紀 ) :區域文明的誕生與交流
|
課題 1
人類的需要:古與今
|
課題 2
歐洲文明的發展
|
課題 3
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與中古時代歐亞的文化交流
|
課題 4
早期香港地區的歷史、文化與傳承
|
中二級 近代世界 (15 至 19 世紀 ) :西力的形成與外延
|
課題 5
近代歐洲的興起
|
課題 6
歐洲國家的殖民擴張
|
課題 7
美國的成立及發展
|
課題 8
香港直至 19 世紀末的成長與發展
|
中三級 現代世界 (20 世紀至今 ) :邁向多極與相互依存
|
課題 9
20 世紀的國際紛爭及危機(I) – 兩次世界大戰
|
課題 10
20 世紀的國際紛爭及危機(II) – 冷戰及後冷戰時代
|
課題 11
20 世紀以來的 國際合作
|
課題12
20 世紀香港的 成長與蛻變
|
|